(1)電阻式 :藉由壓力接通在上下二層電阻網絡,由電阻分布以決定壓力點之位置。目前市面上有四線、五線、六線、七線、八線式各種組合,各類均有其優(yōu)缺點,但以四線及五線最為普及。電阻式技術原理簡單,門檻低,上下游整合完整,但無法進行多手指偵測,且反應較不靈敏,壽命較短為其主要缺點,目前手寫式手機屏幕多為此類。
(2)表面電容式 (Surface Capacitive):原理類似電阻式,但使用電容值而非電阻值為計算量以決定觸摸位置。主要應用在中大尺寸上的應用,但如同電阻式,雖為感應式較電阻式靈敏,技術門檻低,且無法進行多手指偵測。
(3)表面聲波式(Surface Acoustic Wave, SAW):利用聲波發(fā)放器傳送至平面玻璃,造成均勻分布之表面聲波,當表面波手指或軟性界面觸碰,即產生聲波遮斷以藉此計算觸碰位置。惟其成本高,上下游整合不易,且無法做多點偵測,是其較大之限制。
(4)振波感應式(Dispersive Signal Technology):為3M發(fā)明,主要原理在強化玻璃基座上利用觸摸,使玻璃內部之振動波傳導至其四個角落之感應及控制器以決定觸摸位置。其優(yōu)點為不受表面臟污與刮損影響,且可適用于大尺寸(32寸以上),缺點是無法多點觸控,價格高,產業(yè)上下游整合不完整。
(5)紅外線式:原理是以紅外線的發(fā)射與接收構成X、Y之矩陣,當紅外線波在特定位置被接觸物阻隔即可計算出接觸物(如手指)之位置,主要應用大尺寸應用及多點觸控,但功耗高、分辨率差,機構需架高做為紅外線的信道。
(6)投射電容式:投射式電容與表面式不同,主要在于表面使用上下兩電極做為電容,而投射式則將上下電極細分成矩陣式分布以畫出X軸、Y軸交叉分布做為電容矩陣,當手指觸碰時透用X、Y軸之掃描即可偵測在觸碰位置電容變化,進而計算手指之所在。蘋果計算機 (Apple) 之i Phone即以此技術為基礎,其技術門檻高但后市可期。
(7)電磁式:主要是透過一個特殊的電磁筆與感應面板做觸控而去計算電磁筆在感應面板上之軌跡,因其需用特殊之電磁筆及無法做多點,某些特殊機種外,無其它應用產生,某些應用嘗試使用電磁與電容或與電阻結合,但成本極高,恐也非長期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