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采用4元加芯圓陣,圓陣半徑d=?姿/2,?姿為接收信號波長,信號入射范圍:方向角0°~360°,俯仰角0°~90°;期望衛(wèi)星信號入射角為(0°,30°),其中方向角在前,俯仰角在后,以下入射角均照此排列。根據(jù)參考文獻[5]可知,地球表面接收的GPS信號功率約為-158 dBW, 接收機熱噪聲密度為10lg(kT0)=-204 dBW/Hz,其中k=1.38×10-23(watt-sec/K)為波耳茲曼常數(shù),T0=290 K為常溫,仿真采用C/A碼,接收機處理帶寬約為5 MHz,可以算得接收機熱噪聲功率約為-137 dBW,因此無干擾情況下的信噪比為-21 dB。干擾全部按照干噪比30 dB設(shè)置,絕對功率即為-107 dBW。
仿真1. 不同秩選方式對算法抗干擾性能的影響。
通過試驗確定合適的秩選方法,并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確定門限以找出最優(yōu)的多級維納濾波器迭代次數(shù)。干擾場景設(shè)置:兩個功率相同的寬帶干擾,兩個干擾的來向角為(80°,45°)、(130°,45°)。
首先用仿真試驗說明兩個問題:(1)多級維納濾波器做抗干擾濾波時存在一個最優(yōu)迭代次數(shù);(2)通過檢測接收信號功率的變化比檢測均方誤差更容易設(shè)定準確門限。仿真圖如圖2所示。
從圖2(a)可以明顯看出,SINR隨迭代次數(shù)的變化情況顯而易見,當?shù)螖?shù)為10的時候輸出SINR最高,隨后SINR會降低。如圖2(b)所示接收信號和MSE功率均用絕對數(shù)值表示,點劃線、星劃線分別表示接收信號MSE的功率,實線是一個功率門限,為-137 dBW,當被檢測的各步迭代后的接收信號和MSE功率小于這個門限時停止迭代,以接收信號功率變化為依據(jù),所確定的迭代次數(shù)為10;以MSE變化為依據(jù),則所確定的迭代次數(shù)為8,不是最優(yōu)迭代次數(shù)。從圖中可以看出,用接收信號功率的變化來確定最優(yōu)迭代次數(shù)時,門限的選擇范圍較大,可以從-144 dBW~-129 dBW;而用MSE變化來確定最優(yōu)迭代次數(shù),門限的選擇范圍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