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點距
指屏幕上相鄰兩個同色像素單元之間的距離,即兩個紅色(或綠、藍)像素單元之間的距離。從原理上講,普通顯像管的熒光屏里有一個網(wǎng)罩,上面有許多細密的小孔,所以被稱為“蔭罩式顯像管”。電子槍發(fā)出的射線穿過這些小孔,照射到指定的位置并激發(fā)熒光粉,然后就顯示出了一個點。許多不同顏色的點排列在一起就組成了五彩繽紛的畫面。
由此可見,蔭罩上有多少小孔是至關(guān)重要的,孔越多組成畫面的點也越多,畫面就越精細。蔭罩上一共有多少個點,一方面是由顯像管的尺寸所決定的,在不考慮其它因素的情況下,17英寸比15英寸的顯像管多30[[%]]的孔,也就提高了30[[%]]的畫面精度。不過只要縮小蔭罩上兩個小孔之間的距離,也就是提高單位面積的小孔數(shù)量,同樣能提高畫面的精度。
點距的單位為毫米(mm)。但是點距有許多種不同的測量方法,點距有實際點距、垂直點距和水平點距的差別。垂直點距等于三個同色熒光點組成三角形斜線距離的一半,等同于點距(邊長)的一半。而水平點距實際上是這個三個同色熒光點組成三角形的高,我們知道,等邊三角形的高小于邊長,因此,水平點距小于實際點距。這也就是一些顯示器廠商把水平點點距說成實際點距,以提高產(chǎn)品檔次的原因了,大家在購買的時候需要清楚廠商資料中指出的是水平點距還是實際點距。
以17寸,0.28mm點距顯示器為例,它在水平方向最多可以顯示1024個點,在豎直方向最多可顯示768個點,因此極限分辯率為1024*768。超過這個模式,屏幕上的相鄰像素會互相干擾,反而使圖像變動模糊不清。目前點距主要有0.39,0.31,0.28,0.26,0.24,0.22mm等幾種規(guī)格,最小的可達0.20mm。一般來講,小的點距和良好的匯聚性能相結(jié)合,才能達到更好的顯示效果。
2)柵距
由于SONY推出的特麗瓏顯像管采用了柵狀蔭罩,因此引入了柵距的概念。柵距是指蔭柵式像管平行的光柵之間的距離(單位:mm)。它的代表就是“特麗瓏”和“鉆石瓏”等高檔次顯示器,采用蔭柵式顯像管的它的好處在于其柵距在長時間里使用也不會變形,顯示器使用多年也不會出現(xiàn)畫質(zhì)的下降,而蔭罩式正好相反,其網(wǎng)點會產(chǎn)生變形,所以長時間使用就會造成亮度小降,顏色轉(zhuǎn)變的問題。另一方面由于蔭柵式可以透過更多的光線,從而可以達到更高的亮度和對比度,令圖像色彩更加鮮艷逼真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