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你也許會發(fā)現(xiàn)在看電視的時候,如果面對電視屏幕的位置比較偏的話,就會感覺到畫面質量失色,對比度和顏色的表現(xiàn)都會很差。有些時候,還會發(fā)現(xiàn)播放移動畫面時屏幕上出現(xiàn)拖影現(xiàn)象。那么,液晶面板是怎么來解決這些問題的呢?其實,液晶面板主要用到了以下技術:
1、廣視角技術
可視角度小,在較大的角度觀看時畫面就會失色,對比度和顏色表現(xiàn)都很差,這樣的液晶電視不適合家庭使用。廣視角技術不僅關系到液晶顯示器的可視角度,還直接影響到了液晶面板的響應時間、亮度等其他性能參數(shù),所以各大廠商都在不斷改進廣視角技術。
目前液晶電視主流的廣視角技術有:日立的IPS技術,利用空間厚度、摩擦強度、橫向電場驅動的改變使液晶分子作大幅度的平面旋轉角;三星的PVA技 術、富士通的MVA技術、夏普的CPA技術原理基本類似,利用液晶分子的雙向傾斜以大幅度縮短響應時間,改變液晶分子配向讓視角更為寬廣;松下的OCB技術,則是光補償雙折射的方法,減少了加電狀態(tài)下液晶分子的偏轉角度;NEC的ExtraView技術,增加了瀏覽角度;現(xiàn)代的FFS技術,使用了透明的 ITO電極讓透光率提高。這些技術雖然是以改善視角為主,但響應時間的縮短、色澤的表現(xiàn)、對比度的提高也都包含在這些技術之中。通過這些技術的不斷的完善和應用,現(xiàn)在市場上主流的液晶面板的可視角度都達到了170度,已經不會對從不同角度觀看造成影響,還有一些超廣角的產品達到178度。
2、快速響應技術
早期的液晶面板缺點之一就是響應時間過長,這會造成在播放移動畫面時屏幕上出現(xiàn)拖影現(xiàn)象,這在以前是嚴重困繞液晶電視發(fā)展的問題,在選購液晶面板的時候,響應時間也成為一個重要的指標。不過,隨著液晶顯示技術的發(fā)展,響應時間變得越來越短,目前主流的液晶面板都已經達到了8ms,F(xiàn)在主要的快速響應技術有過驅動技術和黑屏插入技術,還有一點特別的是目前的廣視角技術在增大視角的同時也降低了響應時間。過驅動技術通過提高驅動電壓來降低響應時間。液晶分子每一種穩(wěn)定的狀態(tài)都對應著一定的電壓。當電極上電壓改變時,液晶分子不是即時轉動到目標狀態(tài),而是在一定的響應時間之后才能達到這個狀態(tài),電壓越高,分子轉動的速度越快。早期的液晶顯示器中,在液晶分子上施加的驅動電壓就是目標狀態(tài)的對應電壓。過驅動技術就是施加的驅動電壓在起始的時候稍高于目標狀態(tài)的對應電壓,使得液晶分子轉動的速度更快,在到達目標狀態(tài)時,電壓再回落至目標狀態(tài)的對應電壓,這樣就有效縮短了反應時間。